每有人問我 「這款酒好喝嗎? 你有沒有喝過? 是怎樣的? 性價比高嗎?」…我都呆若木雞。
多年來的品酒筆記一大堆,寫下來卻又搜索不到,最後堆成廢紙。還要回應提問「好喝,但我忘了感想。(笑)」羞愧是其次,花這麼多錢微醺卻失憶才不值!

若說品酒是一種表現藝術,與同好者心靈交流,那麼有系統的筆記便是科學化的事情。5年來是用excel匯集那些手寫的品酒筆記,雖沒甚麼規律,但我專注數據分析,希望能了解自己對酒的偏好。可是每一次輸入葡萄、酒精度、品牌、氣味、酸度…手殘的我沒餘力寫感受了。

幸好手機選酒App普及化解救了我,在此分享一下使用心得:
2003年由一名Microsoft程式員為自己的酒庫寫的網頁而誕生。搜尋酒名便會綜合用家的品酒筆記與評分,也包含酒莊與酒的簡介。重點是討論區,有過萬的論題可互相交流,模式自由隨意,從討論區看來已湊合了一伙日常聚會分享酒的朋友了。
個人覺得這個App 最棒的是Tasting Note Assistant ,如果你只用片言隻語寫下味道、助理便能撰寫成文,與及集網友的意見提供適飲期限。


Wine Searcher
2006年由1位紐西蘭人於6個月內建立。過千萬款紅白酒、啤酒和烈酒價格可供搜尋。酒商認為價格具競爭力便可自行上載旗下最新價格的酒。網頁亦提供專業酒評人評分。最吸引之處是價格走勢和即時更新十大最貴/最多人搜尋的酒款。市場脈搏,一按便知。


Vivino
2010年由2位外行人因想尋找合適的酒而起。十年前vivino初出時獲熱烈討論,可是當時酒標配對率較低,也很少用家評語,所以我沒有在用。
近兩年我又回到了Vivino,發現它的數據庫增長迅速,在世界各地擁有高達

5000萬用戶。不僅透過拍照酒標立即附上基本資料,也分享他人的評價與評分。寫筆記時Vivino會提供其他用家感受到的味道,學習同時,也知你跟大眾口味是否類近。
最令我感興趣的是Vivino具備AI推薦功能,幫助猶豫不決的用家找出喜愛的滋味,並統整資料成為個人化的品酒助理,與同好者交流,打造Vivino社區。
現在我都會慢慢地將我這麼多年來四散角落的筆記有系統的放上去Vivino。有機會可看一下,多多指教 (主要用英文)。Vivino Username:
我常希望喝酒的經驗不會浪費,能以葡萄酒書作家Michael Broadbent, MW 為參考對象。
他被喻為「全世界喝過最多頂級美酒的人」,從29歲起他便仔細紀錄喝過的所有酒。他的筆記匯集成2本偉大著作: 《品嚐葡萄酒》(Wine Tasting) 與《偉大的葡萄酒》(The Great Vintage Wine Book)。1980年的版本已有15,000品飲記錄,直至去世時 (2020年) Michael擁有超過90,000 品飲記錄。
如能這般自律的記錄與出版,便足以證明有喝過、懂得鑑賞並有資歷鑑別葡萄酒的真偽,葡萄酒同好者共勉之。
— 後記 —
曾經利用Excel筆記的數據做實驗︰覆蓋酒標,只望著品酒筆記,看能不能夠從自己寫的筆記與評分從而道出葡萄品種、價值或酒標。反證自己寫筆記的實用性和貫切性。這意外地讓我知道自己很詞窮(哭)。胸無點墨,便花更多時間看專業的品酒雜誌如Decanter,Wine Spectator,Jancis Robinson 等學習描述品酒後感。關於品酒,另有篇章論述。